返回列表 發帖

鐘擺原理在高爾夫揮桿中的應用

鐘擺應該是高爾夫揮桿中的一個最基本的模型,絕大多數 的揮桿方法都是從這個模型中發展變化而來的。在高爾夫中最典型最簡單的鐘擺運動就是推桿了,而對於全揮桿則要複雜得多,在這裡我嘗試闡述一下,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交流和探討。

  從理論上講,我們在最開始站位瞄球的時候,球桿桿面正好面對目標線而且是與地面垂直的,我們隨後開始後揮桿,球桿按照一定的軌跡向後運動,到達一定的位置後 然後下揮桿,如果能夠嚴格按照相同的軌跡重新回到原位的話,那麼桿面在擊球的瞬間仍然是面對目標線且與地面垂直的,那麼球就會朝正確的方向飛行。如果我們每次都能夠重複這樣的運動,這就是鐘擺運動模型。當然,這種模型是在一種理想狀態下的,在現實當中肯定會出現一些變化和相應的補償,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作為鐘擺首先需要有一個擺端,就是鐘擺要圍繞一個軸心來進行擺動,對於高爾夫揮桿來說通俗講這個軸心就是頭部,也有更加準確的說法是在頭下面的胸椎。保持頭部的穩定,就是保持鐘擺運動的穩定,如果頭部在揮桿過程中上下左右晃動的話,那麼下面的手臂和球桿也會隨著產生相應的運動,導致問題發生,我們平時所說的 「死不抬頭」就是這個意思。

  有了擺端下面就需要一個擺桿,相對於揮桿而言可以看作是雙臂加上球桿。但我們的身體結構不像鐘擺那樣胳膊直接長在腦袋下面,而是有一個肩膀在支撐,所以我們 不妨把肩膀和兩臂形成的這個三角形作為一個擺桿,在上桿的時候以此為基礎圍繞擺端做鐘擺運動,這就是第一鐘擺。對這個第一鐘擺進行細分,發現我們握桿的手腕是活動的,作用好像一個合頁,由此為擺端又形成了第二個鐘擺,擺桿就是球桿。也有人為了加強身體的纏繞動作而以左臂的肘部為軸加上了第三鐘擺,這樣做一方面令揮桿動作更加複雜,影響擊球的準確性,另一方面縮短了左臂力臂的距離,導致下桿離心力的減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不提倡的,所以左臂在上桿過程中最好保持直而不繃的狀態。

  好了,現在兩個鐘擺形成了,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身體各部分的協調配合,讓這兩個鐘擺從上桿的頂點以加速度擺動,從而讓桿頭按照正確的路線以最大速度通過揮桿弧線的最低點,也就是最初瞄球時候的位置。

返回列表